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,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多发,它通常起病急骤,若能及时发现并妥善治疗,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,但倘若忽视病情,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
急性肾炎的症状表现多样,最常见的是血尿,尿液颜色可呈现洗肉水样或浓茶色,这是由于肾脏内的炎症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,患者还可能出现蛋白尿,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,这会使尿液表面产生较多泡沫,且长时间不易消散,水肿也是急性肾炎的典型症状之一,多从眼睑、面部开始,逐渐蔓延至下肢甚至全身,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,患者常伴有乏力、疲倦、腰部疼痛等不适,部分人还会出现发热、寒战等全身症状。
急性肾炎的病因主要与感染相关,常见的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,如扁桃体炎、咽炎等,细菌感染后,其抗原成分会与人体产生的抗体结合,形成免疫复合物,沉积在肾脏,引发炎症反应,皮肤感染,如脓疱疮等,也可能导致急性肾炎,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,细菌容易侵入人体,若未能及时控制感染,细菌产生的毒素就可能损害肾脏。
对于急性肾炎的治疗,首先要注重休息,患病期间,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,保证充足的睡眠,这有助于身体恢复,饮食方面,要遵循低盐、低蛋白的原则,减少盐的摄入,可减轻水肿症状;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,能减轻肾脏负担,要积极控制感染,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,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,在治疗过程中,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、尿液指标以及肾功能等情况,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。
预防急性肾炎至关重要,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避免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,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,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身体免疫力,积极治疗已有的感染性疾病,如龋齿、扁桃体炎等,防止细菌进一步扩散引发肾脏疾病。
急性肾炎虽然起病急,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症状、成因,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,就能有效控制病情,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,关注肾脏健康,从预防急性肾炎开始,守护好我们身体的重要脏器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