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立秋的到来,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,但“秋老虎”的余威仍不可小觑,在中医理论中,立秋后仍有一段时间属于长夏,此时暑湿未尽,燥气渐起,人体易出现“温燥”之症,立秋后的养生需特别注意“温燥”的预防与调治。
科学饮食,润燥防温
饮食上应注重滋阴润燥,可适量食用如百合、银耳、莲子等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,应避免过多食用辛辣、温热的食物,如辣椒、羊肉等,以免加重“温燥”症状,立秋后应多食新鲜果蔬,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起居有常,顺应自然
立秋后,应逐渐调整作息时间,早睡早起,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清新,立秋后气温逐渐下降,早晚温差大,应及时增减衣物,防止感冒等疾病的发生。
情志调适,保持愉悦
立秋后,人们易出现情绪波动、烦躁不安等“秋愁”症状,应注重情志调适,保持愉悦的心情,可以通过散步、听音乐、阅读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情绪波动。
立秋后的养生需注重“温燥”的预防与调治,科学饮食、起居有常、情志调适是关键,我们才能顺利度过“秋老虎”的余威,迎接真正的秋季。
发表评论
立秋养生,巧避'虎威’,润燥清热双管下。
添加新评论